分享一下书法培训中楷书三十六计(十二)
摘要:分享一下书法培训中楷书三十六计(十二)
分享一下书法培训中楷书三十六计(十二)
看古书,字外有笔,有意,有势,有力,这章法之妙也。玉版十三行章法第一,从此脱胎,行草无不入。如果行间有高下疏密,则必须参差掩映。
-明·蒋骥《续书法论》
按照:楷书的章法最难,不管是横竖成行还是有竖行而不是横列,都要求字与字之间的顾盼呼应。古代人曾经用大九宫来解释这一问题,即上、下、左、右两个字都与中间一个字相呼应。这不是死法,只是用来考察和解释字里行间的关系。
蒋骥以《玉版十三行》为楷书章法的典型是正确的。如果读者取此帖观之,其高下疏密,参差掩映,自然而有趣。每一个字都呈现出自己的姿态,成篇后又营造出呼应灵动的气氛,似乎这个空间里真的有笔,有意,有势,有力。在这样的空间里,每一个字的姿态都越来越奇逸。
晋人小楷,最需要玩其分行布白处,唐风虽欧,褚大家,似为鸟丝阑所窘,东山帖便肃远有致。
明·郭尚先《论书》
按:书法作品,除了字本身的点画结构,字与字的关系,行与行的关系也很重要。不但行,草书也要注意,即使是小楷也要注意其字里行间的顾盼呼应关系。这种作品,章法才能完整,气息才能相通。《洛神赋十三行》是王献之章法的完美范例。由于科举的要求,唐人小楷受到了界格的限制,后来的馆阁体更像是算盘子痴冻蝇,毫无生气。
这儿所说的《东山帖》是王献之的行书,一般认为是米带所临,似乎与前文关系不大。